《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2020年11月1日将正式施行!
9月29日上午,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动员部署会。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主持并讲话,南京市市长韩立明作工作部署,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、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等出席。
1、提高站位、深化认识
切实把垃圾分类抓紧抓实,推进垃圾分类作为践行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必答题,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选项,治理现代化的必修课。
2、下定决心、铆足干劲
奋力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
紧扣三大环节、推进全程分类
前端分类:精准
要做好科学引导,因地制宜实施定时定点集中投放,纠正不当分类。要强化刚性约束,严格落实整改处罚规定,探索建立失信惩戒机制,同时运用积分奖励等手段,打好奖惩并举的组合拳。
要精细管理收运车辆,严格禁止“混收混运”,优化完善收运中转设施布局,不断提升收运能力。
要坚持适度超前、安全环保,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,全面提升末端分类处置能力。
紧盯三大重点、强力攻坚突破
抓牢居民小区主战场
目前,全市共有住宅小区约6200个,要在全覆盖的基础上,立足小区类型和规模,实施“一小区一方案”,发挥好物业企业、街道社区的作用,确保在主战场打赢主动仗。
全市约有5.5万家餐饮企业、8千多家食堂,日均产生餐饮垃圾约750吨。要压实餐饮单位的主体责任,确保“应分尽分”。
城郊结合部基础设施条件差、人员流动性大,要结合社区综合治理,探索建立户主负责制,加快完善配套设施,适当加密收运频次,严格查处偷倒行为。
开展垃圾分类,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。
根本之举:源头减量
生产环节上,要限制过度包装;
流通环节上,要强化执行“限塑令”,探索快递包装回收;
消费环节上,要严格限制一次性消费品使用。
关键之举:回收利用
推动垃圾分类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“两网融合”,创新回收模式,提高回收效率,真正把垃圾当成放错地方的资源、转化为可用的资源。
兜底之举:无害处置
根据不同种类、不同特点,完善工作机制,加快推进集中转运点建设,形成安全规范有序的处置体系。
强化三项支撑、提升治理能力
硬件设施要补短补缺
坚持远近结合、科学布局,有效化解“邻避效应”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。
结合智慧城市建设,尽快启用垃圾分类信息平台,增强服务功能,实施动态管控,精准掌握各类垃圾来源、数量、去向等情况,以智能化服务促进便捷化分类。
加大普法宣传力度,开展常态化执法和专项检查,坚决维护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办法和标准规范,出台差别化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,真正做到“多排多收、分类少收”。
3、健全机制、凝聚合力
构建形成共治共享新格局,垃圾分类是一场革命性的绿色转型,必须举全市之力、集各方智慧、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:
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;
二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;
三要严格实施监督考核。